網頁

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

放水燈-放水燈的目的



義民信仰為台灣客家族群最獨特且最盛大的民俗盛會,其信仰源於清朝時期,台灣有許多民變械鬥,其中以朱一貴事件、林爽文事件影響最大,民眾為保衛家園,遂自組民兵,協助官兵平亂。

林爽文亂平後,乾隆皇帝分頒「褒忠」、「思義」等匾。而客家族群慎終追遠、緬懷祖德的精神,使義民信仰祭祀成為客家聚落農曆七月重要的慶典。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,中壢仁海宮與平鎮義民廟配合中元普渡盛會,將轄境內信仰民眾分為十三庄,分年輪值,辦理義民節慶典。

完整的義民節慶典,前後共舉行三天,由七月18日下午的豎燈篙揭開序幕,七月19日放水燈,20日是慶典的最高潮,重頭戲為賽神豬,輪值區域內之信眾,也會準備豐盛筵席宴請親友。

閩南族群的中元祭,同樣是在農曆七月間舉行,七月15日家家戶戶擺下盛宴,在門口祭拜「老大公」,還有「殺豬公」以祭的民俗,即為中元普渡,宴款無主孤魂,是十分具有人情味的民俗活動。

一、   放水燈的目的 :

    旨在為水上孤魂照路,招引至陸地共享。才能使水 陸兩 界孤魂靖安。水燈頭 在海上施放後,就焚起厝內銀紙及整座紙厝流向海面,長久以來人們相信水燈頭 飄得越遠,該姓的運道就越旺,因此選擇寬闊的海面,退潮的時刻,希望讓水燈 頭能飄遠,召請海上的好兄弟。

  放水燈招孤魂是夜放水燈,謂燈籠流水府,引接孤魂。水燈用竹篦紮成,以紙糊之如厝形,中燃蠟燭,額書「水燈首」。用紅紙書貼「慶讚中元」或「慶普陰光」於水燈內;爐主、柱首等樂隊、陣頭、水燈筏、水燈車、藝閣、以輪值姓氏主普在前,依序由各姓及社團之水燈首、水燈排、陣頭、藝閣、僧道殿後,蜒蜿數里之長,列隊巡行市區街道至海邊。


放水燈,本就以送水燈首為主,而以陣頭湊熱鬧,用水燈排照耀行列、藝閣(註一)、藝陣(註二),雖與平時迎神賽會之行列相似,只因放水燈在夜間進行,皆加裝燈光為特色;配襯之送水燈首陣頭,除輪值字姓竭盡財力人力以多以大外,其他讚普字姓亦爭奇鬥豔。
參考資料

http://www.tycg.gov.tw/site/index.aspx?site_id=016&site_content_sn=3220
相關詞:
台灣客家文化, 台灣客家族群分佈, 台灣客家地圖, 台灣客家博覽會, 台灣客家女性, 台灣客家運動, 台灣客家文化與閩南文化, 台灣客家研究概論, 台灣客家建築, 台灣客家姓氏
台灣客家, 林爽文, 農曆七月, 朱一貴事件, 中壢仁海宮, 民變械鬥, 乾隆皇帝, 放水燈, 陣頭, 保衛家園 (開鬼門)閉龕(關鬼門的場所)

咸豐三年,基隆地方發生猛烈的傳染病,染者即死,當時稱為老鼠病(黑死病),地方極為不安,因此一年本港海防廳王廳長即本市市紳,聚集慶安宮,為地方平安,互議創設慶讚中元普渡祭點,藉以追祭義靈並撫慰人心,會議結束後,當場十一姓代表合海防廳王廳長抽籤,依次由張(廖簡),吳,劉(唐杜),,陳(胡姚),謝,林,江鄭何(藍韓),王(旋榮遷北京,不及組織),賴,許各姓,由次年(咸豐五年,1855)起,開始輪流主持普渡;另地方行商,士紳亦可經由主普外之主會,主壇,主醮等三大柱輪流承擔普渡祭點.但光復後遵守政府節約令,除主普外其餘三柱軍停止祭事,於是除元輪值主普的十一姓氏單位外,其他人士均被拒之門外.

民國36年,發生警察局欲徵收主普壇供作分局之用地的事.慶安宮急開會議,委員黃樹水先生及李,王,郭,楊,柯蔡等各性宗長為十一姓之人士,大家不約而同提出參與輪流主普之議,出十一姓堅不答應,但該委員會若無這幾位委員與會,難達法定人數,且主普壇追討一事,經時任本市參議長的黃樹水先生完成,李燦先生之雄辯,再加上王,郭,楊,柯蔡等宗長異口同聲,極力爭取,終得答允,由各姓聯合成立聯姓會,加入基隆主普輪值

其後民國41年起至79年,紛紛有其他各姓加入主普輪值行列,才有今日12宗姓11個單位輪值東,代表聯姓會參加放水燈遊行的盛大規模.

(中元時燃放各式燈具,其主要用意都在於「照幽冥之苦」,召請水中孤魂參與普度的方式。雖然表現手法不同,但是普施眾鬼,超渡亡魂的仁心是一致的。http://library.taiwanschoolnet.org/cyberfair2003/C0328200073/2/61.htm)



(水燈製作=> 水 燈 」 是 放 進 水 裡 的 紙 燈 , 分 水 燈 頭 及 水 燈 排 , 水 燈 頭 又 有 圓 形 的 燈 籠 及 房 屋 形 的 「 紙 厝 」 , 而 「 水 燈 排 」 是 竹 筏 式 的 燈 架 , 分 成 數 十 格 至 數 百 格 , 每 格 中 懸 吊 一 盞 小 燈 籠 , 光 彩 迷 離 , 令 人 嘆 為 觀 止 。http://www.gio.gov.tw/info/festival_c/ghost/html/wather1.htm)
參考資料 基隆濟南柯蔡宗親會第十七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手冊


  • 放水燈的由來

    放水燈的文獻記載始見於宋代,中國大陸許多地區都有放水燈習俗,名稱有河燈、江燈、荷葉燈、蓮花燈等不同稱法。
    參考資料 池府代天宮
  • 2009-11-22 00:48:53 補充 按宋代吳自牧《夢梁錄》記載,中元節「差內侍往龍山放江燈萬盞,州府委佐官就浙江稅務廳設斛,以享江海鬼神。

    清代潘榮陛《帝京歲時紀勝》言「點燃河燈謂『慈航普渡』」,可見放水燈由來已久,且為各地中元祭典的普遍風俗,除了房屋、寺廟造型的水燈之外,台灣另一種水燈是以「往生紙」摺成蓮花狀,上插清香放入水中漂流,稱為蓮燈;往生紙原是超度亡魂往生之用,呈方型上印有「往生咒」,可摺成元寶、船舶或蓮花型,用意在祈求亡魂早日投胎轉世,但民間施放蓮燈不如屋型水燈普遍。
    參考資料 池府代天宮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